• 专业介绍    zsjy.hebtu.edu.cn
  • 商学院及招生专业介绍
  • 发布时间:2017-07-13  浏览:0 
  • 一、学院介绍

    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正式成立于20046月,是河北省重要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基地和经管类高级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学院设有1个统计学一级学科和世界经济、政治经济学2个二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金融硕士、会计硕士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6个本科专业;有河北省小额贷款研究咨询中心、河北师范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河北师范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河北师范大学金融数据分析中心等4个研究中心;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包括金融、贸易、ERP综合实训等8个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有“河北省管理教育创新高地”、“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和“河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各1个;是“全国现代管理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河北省教学基地。河北省“现代服务与公共政策”软科学研究基地设在商学院。

    商学院现有教职工72人,其中专任教师62人;教授12人,副教授2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1人;在读和具有博士学位的25人,具有海外学习背景的16人;教师队伍以年轻教师为主,40岁以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4%,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同时,学院外聘有兼职教授60余人,其中外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香港理工大学魏向东等重点大学兼职教授20余人;外聘真维斯国际有限公司总裁杨勋等著名企业家兼职教授40余人,有效改善了商学院教学科研人员的师资构成。此外,还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经济学院、韩国又松大学SolBridge商学院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定期开展师资与学术交流,提高了现有师资的国际化水平。

    商学院坚持以大开放、大交流、大合作促进大发展的改革和发展思路,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在开放化、国际化、市场化、特色化办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通过与企业全面对接深化教学改革,通过国际化办学拓展学生成长空间,坚持以“经典研读+技能训练”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努力以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商界精英,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商学院是河北师范大学确定的开展国际化办学的试点学院。目前,在硕士培养层次上,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商学院开展了3+1+1本硕连读项目,与法国雷恩商学院开展了3.5+1.54+1.5本硕连读项目,与日本东北大学达成了1+1+12+1双硕士联合办学协议;在本科层次上,与韩国又松大学商学院联合开展了2+2本科培养项目,与印尼八华学院联合开展了2+21+3本科培养项目,与韩国又松大学、韩国拿撒勒大学、印度尼西亚马拉那达基督教大学等7所学校开展了本科交换生项目。

      近3年来,商学院教师立足河北省实际,充分发挥高校教师作为政府和企业等相关单位智库的作用,在诸多领域展开深入研究为河北经济社会强省的建设服务,主持了2项国家课题、40余项省部级课题和20余项横向课题的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公开出版专著10余部,在《经济学动态》、《经济体制改革》、《光明日报理论版》、《经济纵横》、《中国软科学》、《人口研究》、《当代经济研究》等国家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高质量的研究论文100多篇,提交各部门研究咨询报告60余个。

    二、专业介绍

    2016年招生专业有会计学专业、金融工程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物流管理专业

    (一)会计学专业

    1.会计学专业特色介绍

    本专业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模式,重视会计理论教育,同时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毕业生能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中介咨询机构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和审计实务以及相关工作。该专业分设“企业会计”和“审计”两个专业方向,其中企业会计方向注重培养学生会计理论和企业财务会计操作技能;审计方向侧重培养学生从事审计、资产评估等业务能力。

    2.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经济管理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专业能力强、业务素质高,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能够在会计、审计领域胜任专业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管理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分别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政府机关及有关部门从事会计管理、审计实务及财务管理或金融管理等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

    3.会计学专业培养规格

    通过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规格要求:

    (1)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审计各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2)具有较强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

    (3)掌握会计电算化的技能,并熟练运用财务会计软件;

    (4)熟悉我国会计、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及国际会计惯例;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较强的数字运算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7)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计算机操作达到河北省一级水平。

    4.学制与学位

    本专业实行4学年的基本学制,并实行4-6年弹性学制。

    对在规定的学制内,修满155学分并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5.主要实践环节

    (1)军事训练

    第1学期由学校统一安排军训2周,2学分。为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贯彻兵役法中“高等学校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的规定,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军事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

    (2)实践教学

    在组织本专业的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信息系统等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在模拟实验室分别安排一定的实验教学内容;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不低于总学时1/6的学时由企业家或实际工作者讲授。

    (3)专业见习

    在第6学期进行,为期8周。安排学生到专业实习基地或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锻炼,了解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及财务活动情况,掌握会计处理的程序及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4)毕业实习

    在第8学期进行,为期8周。安排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及有关政府机构、教育单位进行实践锻炼。这也是社会适应性实习,它不仅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检验,而且是对教育、教学过程及结果的检验,如教师的社会适应性、教学内容的社会适应性、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实习结束后,学生要提交符合一定要求的实习报告、由实习单位做出考勤记录和实习鉴定。

    (5)毕业论文

    第7~8学期进行,其中第7学期结合毕业论文专题讲座布置论文选题、确定指导教师,安排论文大纲和初稿的写作;第8学期安排8周进行专门的论文写作与答辩。整个毕业论文工作全程时间不低于6个月,共6学分。第8学期的毕业论文工作期间安排专题讲座。

    (6)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创新能力,向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教育时间,每学期由学院(或系)组织相关的学术报告和各种专题报告,并组织学生参加。

    (二)金融工程专业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厚基础、强技能”的人才培养理念,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合理知识结构,系统掌握金融学基本理论及金融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具备经济、管理、金融财务方面的知识,能够开发、设计新型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创造性和个性化地提出解决金融问题的方案,开展金融风险管理、公司理财、投资战略策划以及金融产品定价研究,能在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从事金融财务管理、金融分析和策划的高素质复合型现代金融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基本技能与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突出实践内容的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既掌握金融工程理论与实务,又熟悉金融工程领域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掌握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技能,具有扎实的数学、计量经济学基础,掌握基本的数学建模技巧和进行金融市场实证研究的技能;

    注重与信息技术、管理、工程学等其他学科或专业的交叉,具有较强的金融分析能力、策划能力、金融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掌握企业(个人)投资和融资、金融产品的设计、金融工程软件操作等方法或技能,具有创新型金融手段的设计、开发与实施能力,并具备产品定价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英语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能熟练地查阅英文文献。

    3.核心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学、会计学、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分析、计量经济学、投资学、中级财务会计、公司金融、保险学、数理金融、投资银行学、金融衍生工具、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工程。

    4.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验课程(含金融工具模拟设计、证券模拟交易、SAS软件操作等)、社会实践(含社会调查、实习等)、科研和论文写作(含毕业论文、学年论文、科研实践等)。

    5.学制与学位

    全日制本科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四至六年内完成学业;毕业最低学分不得低于155学c;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6)就业方向

    主要到大型公司、各类金融机构从事金融、财务管理等工作。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介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始建于2000年,为商学院最早建立的本科专业之一。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北京、上海、石家庄及全国各地的外贸、外企、银行、证券公司、海关、大型国企、大型私企等单位和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以及自主创业。培养模式为“扎实的经济学基础+流利的英语能力+良好的专业素质+通识的管理技能”。2014年开始招收国际留学生。

    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规律,能够熟练使用一门国际通用的外国语言,能在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实际业务,成为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应用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务操作能力和分析方法;

    能够较好地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对国际经济与贸易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熟悉本国和主要贸易大国的贸易发展方针、政策和法规;

    熟悉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理论前沿和行业需求;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熟练运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具有能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具有综合不同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4.学制与学位

    全日制本科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四至六年内完成学业;毕业最低学分不得低于155学分;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5.主要实践环节

    常规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见习与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军事训练、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等。

    教学练习与见习――教学过程进行课堂练习(模拟操作),到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有关政府机构见习,增强感性认识。

    毕业实习――安排学生到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有关政府机构进行国际贸易业务的实践锻炼。这也是社会适应性实习,它不仅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检验,而且是对教育、教学过程及结果的检验,如教师的社会适应性、教学内容的社会适应性、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毕业论文――是检查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初步能力的重要方式。根据所学专业知识,能够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科研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有力,能顺利通过答辩。

    军事训练、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是为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劳动意识和社会意识,为贯彻兵役法中“高等学校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的规定,以及国家教育部有关大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规定,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军事训练、义务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培养大学生热爱劳动、回报社会的思想。

    (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1.专业特色

    人力资源管理系创建于2001年,于2005年12月学校专业调整时并入商学院,设有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该专业现为“河北省管理教育创新高地品牌特色专业”和“河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本专业先进的培养理念、完善的培养方案和丰富的培养模式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实力和就业竞争力,使毕业生具有很高的社会认可度。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理念、知识和能力,能够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工作、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专业人才。

    3.培养规格

    通过本专业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应达到以下规格要求:

    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

    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的设计和实施能力;

    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

    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和基本的领导能力;

    掌握文献检索和社会调研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

    4.学制与学位

    本专业实行4学年的基本学制,并实行4年到6年的弹性学制。

    对在规定的学制内,修满不低于155学分并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5.主要实践环节

    第1学期由学校统一安排军训2周,2学分。为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贯彻兵役法中“高等学校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的规定,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军事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

    除了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和法学等基本理论课程外,本专业的工作分析、人员素质测评、招聘与配置管理、培训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和员工关系管理等核心课程的教学,会利用人力资源情景模拟实验室,采取实验教学的方式;目前实现了部分课程的“企业家进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理论认知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毕业实习在第8学期进行,为期8周。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实习会安排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实习结束后,学生要提交符合一定要求的实习报告,由实习单位导师和学校分配的导师做出实习鉴定。人力资源管理系目前与许多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拥有数家大型企业作为“实习基地”,确保了学生理论知识的有效转化和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度理解。

    毕业论文在第7、8学期进行,包括论文开题、中期检查和论文答辩等环节。其中第7学期结合毕业论文专题讲座布置论文选题、确定指导教师,安排论文大纲和初稿的写作;第8学期安排8周进行专门的论文写作与答辩。整个毕业论文工作全程时间不低于6个月,共6学分。

    为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和企业认知,向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教育时间,每学期由学院(或系)邀请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相关学者与专家开展各种学术报告和专题交流会,并组织学生参加交流。

    (五)市场营销专业

    1.专业简介

    市场营销系前身是信息资源管理系,成立于2005年8月,现有专职教师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河北中青年社科专家五十人工程”人选1人;“河北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1人;8人具有博士及硕士学位,其中海外归国人员1人。大部分教师毕业于浙江大学、天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法国昂热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

    为适应网络化、信息化与大数据时代对新型营销人才的紧迫需求,2013年开设了市场营销本科专业,该专业设有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室、电子商务实训室、ERP综合实训室,校外建立了多个战略实习基地,通过“理论―案例―实训―实战”四位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训与创业平台、专业实习与项目实践平台,并通过与企业的对接联合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实战型营销人才。从2015年开始营销专业将实行“国际班”与“国内班”双班培养模式,“国际班”突出与国外大学合作实行“2+2”的培养模式,重点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级营销专业人才。“国内班”突出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遵旨,扶持每届学生创办自己的公司(首届营销班已成功创办“一起吧”咖啡屋,目前,运营业绩良好)。

    近年来,该系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基金项目、河北省软科学项目、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0多项,在《科学学研究》、《中国软科学》等重要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出版专著2部、教材4部。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2.专业地位

    市场营销专业是商科院校最老牌的核心专业,在国内外大学的商学院、管理学院占据最核心的位置。市场营销专业是一门科学性和艺术性兼备的应用型学科,是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综合性应用科学,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具有全程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是管理类专业的核心专业之一。市场营销的主要工作在于新产品开发与营销、市场调研、消费者行为分析、市场开拓与维护、客户关系管理、广告与品牌构建、渠道管理、销售管理等,核心任务是为顾客创造价值。

    3.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掌握市场营销管理理论和方法,能在工商企业和管理部门中从事市场开发、市场维护、营销管理、项目推广,并能独立开展营销规划和营销活动管理的高层次、高标准、高水平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培养具有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基础,具有国内外营销管理专业知识和市场营销管理决策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与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体系与专业技能,有敏锐的市场观察、市场分析、市场预测能力,有鲜活的市场思维与前沿的市场观念;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语言沟通、活动组织、项目运作、市场开拓、客户维护、关系协调等领域的技能与技巧。

    4.培养规格与模式

    为适应网络化、信息化与大数据时代对新型营销人才的紧迫需求,2013年开设了市场营销本科专业,该专业通过“理论―案例―实训―实战”四位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训与创业平台、专业实习与项目实践平台,并通过与企业的对接联合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实战型营销人才。

    IMG_256

    5.培养要求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

    掌握市场营销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熟悉我国有关市场营销的方针、政策与法规及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惯例和规则

    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以发展动态

    掌握文献、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时机工作能力

    6.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验教学

    主要通过实验室营销模拟课程和实训平台的训练开展各种形式的实验教学,包括市场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营销策划、渠道决策等

    项目实训

    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平台上进行营销管理的实训,在模拟的市场环境中进行营销决策与管理。

    企业实战

    让学生参与具体的企业营销管理项目,在项目运作中训练营销管理的各项技能,从而培养实战型的营销人才。

    毕业实习

    通过与海尔、新奥燃气、用友软件等知名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毕业实习战略基地,并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各种帮助。

    7.专业核心课程

    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新产品开发与营销、国际市场营销、战略管理、 广告学(广告原理与实务)、市场营销策划、市场调研与预测、商务谈判、客户关系管理、品牌管理、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等。

    8.学制与学位

    全日制本科学制为4-6年,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四至六年内完成学业;毕业最低学分不得低于155学分;对在规定的学制内,修满学分并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9.专业特色

    从2015年开始营销专业将实行“国际班”与“国内班”双班培养模式,“国际班”突出与国外大学合作实行“2+2”的培养模式,重点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级营销专业人才。“国内班”突出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遵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重点在课程体系、授课模式及实践教学等环节实施重大改革,注重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扶持每届学生创办自己的公司(首届营销班已成功创办“一起吧”咖啡屋,目前,运营业绩良好),教学上实行2/3理论学习、1/3实践训练,我们的培养目标是:每届毕业生中1/3创办自己的企业、1/3到知名企业从事营销工作、1/3出国、考研、或从事公务员工作。

    10.毕业去向

    本专业社会需求较大,就业前景广阔,就业率高(历年平均就业率达97%左右)。毕业生适合在工商、外贸、金融、保险、证券、旅游、房地产等各类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从事市场调研、市场开发、市场推广、营销策划、广告策划、公关策划、营销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网络营销管理、营销诊断和咨询等工作;可担任营销副总、营销总监、大区经理、市场经理、产品经理、调查主管、策划经理、促销主管、品牌经理、广告主管、销售经理、销售和营业人员等营销相关职位;也可以进一步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或出国深造。

    (六)物流专业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掌握扎实的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及物流相关法规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从事第三方物流、工商企业物流管理等相关部门的业务和经营管理工作,具有综合分析能力,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企业物流管理实务中。

    2.培养规格

    本专业侧重于综合物流管理,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素质的提高和基本业务能力的培养。要求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础专业理论和知识,培养对物流业务管理的认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物流管理各环节的实际运作能力。

    该专业毕业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扎实的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包括企业战略管理、生产运营管理、市场营销、供应管理、财务与会计等;

    具备经济学知识,掌握经济学分析方法,包括经济学、管理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

    要有丰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包括软硬件、数据库、通信网络、电子商务技术等;

    具有系统深入的物流管理与操作的知识,包括需求预测、组织实施采购方案、仓储作业管理、仓储业务方案的实施、组织配送作业、选择运输方式、运输调度、制定生产物流方案、实施生产物流方案、物流作业信息管理以及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特殊技能等,具有创新能力和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发展能力;

    具有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具有较强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具有健康的体魄、良s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3.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实行完全学分制,允许学生在4~6年内完成学业,毕业最低学分为155学分,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4. 主要实践环节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专业实习、管理软件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30周,其中毕业论文不少于8周。


  •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学院及招生专业介绍
  • 下一篇: 中燃工学院及招生专业介绍
  • 版权所有:河北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